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尤为外界期待,也将是2015年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中。
最受欢迎的业务:双向资金池
截止目前,有关金融领域的最新政策是春节前央行上海总部颁布的境外融资细则,全面放开了本、外币境外融资,首次确立了资本项目兑换路径。再往前是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账户)落地,共有13家中外资银行可开设。
针对现行政策,花旗银行副行长兼财资与贸易金融部总经理裴奕根表示,“业务重点放在便利投资和贸易资金服务,其中跨境人民币业务做得最多,比如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首次真正落地”。也就是说,跨国企业在境内外实体间可自由调拨资金,大大提升资金流动性和外汇管理效率。
此外,市场比较关注的就是如何获得更便捷的海外资金,尤其在区内没有外债额度的中资企业。如松绑境外融资之后,上述13家银行可从境外融资的规模为总行一级资本的5%,以浦发银行为例,大约可从境外融资的规模为115亿元左右。
上海银行自贸实验区分行行长陈力平表示,扩大融资规模和渠道,银行获得新的竞争力,也确实为企业带来便利。目前其正在跟境外香港子银行以及其他代理银行密切接触,以获得低成本资金,转贷给境内优质企业,使他们享受便利。
据介绍,在上海银行推出的跨境股权并购等八项创新业务中,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跨国公司双向资金池业务。
“对企业资金调拨很便利,比如资金上一分钟从香港进来,下一分钟就能到成都。“陈力平说。而以前有服务贸易背景的企业资金要进来,需有真实贸易交易发生,比如母公司跟香港有关联交易,进一批货物等等。
在裴奕根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企业可以用境外母公司或者关联公司开立FT账户,把集团内海外人民币结算放到上海来。下一步以上海为中心来统管全球内部人民币结算,等于把人民币主账户建立在上海自贸区,这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上海财资中心地位是非常有意义的。
据了解,部分政策确为银行拓展新业务和提升企业投融资便利度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对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来说,自成立以来跨境交易量增长近20倍,到自贸区设立公司开立账户的企业在有条件和门槛下也增加了近600家。比如,四川长虹集团在上海自贸区内就设立了资金运营平台,不到一年归集资金25亿元。
而对花旗银行来说,也可以借改革红利发挥现金管理、风险管理等优势,为其核心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境外融资成本涨了
部分政策比市场慢了半拍
尽管一系列政策加细则正在推进上海自贸区有序不紊的建设,但人民财经从采访中获悉,业界认为部分政策实际效果和吸引力还是“打了折扣”。
比如上述松绑境外融资时,相关专家预计,自贸区内企业融资成本有望降至2%左右。但是现在境外人民币成本已经比境内高,价格倒挂,成本至少超过4%。
据陈力平分析,这是多重原因造成,最主要是沪港通开了之后,香港的人民币炙手可热。香港的机构和个人更有意愿把手里的外币换成人民币,投资A股市场。而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都可人民币回流后,国内需求量快速攀升导致了境外人民币融资成本增加。
“境外融资成本比国内高,对银行而言利润空间就窄”,当然他也指出,境内融资的需求量还是很高,人民币成本现在高了,但相对区外很多地区还是有一定优势。据年初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任新建预计,扩区之后的陆家嘴就有3.4万家企业今后能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规模将从不到两百亿“至少翻几倍”。
此外松绑境外融资后可以借外币,但是人民币对美元可能进入贬值通道(外币需求80%以上是美元),美元预期加息,考虑到汇率风险,也是有些隐忧。
而这在裴奕根看来,现在市场反转,那么定位和策略一定要准确。作为市场化机构要生存必须抓住市场机会,但同时要建立核心竞争力,境外融资到最后还是会受到额度和用途的限制。
事实上,市场和企业都对自贸区抱有更务实地期待。从人民财经采访来看,企业盼望的政策还没有真正落地。
陈力平说,从他们对客户的需求中获知,很多企业现在都在呼吁尽快放开外币自由贸易账户(FTA),允许将境外的外币资金调到区内境内账户,在监管规定的条件下,能够有效渗透到区外去。
对上海自贸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建立一个由FT体系支撑,介于国内和境外的离岸金融市场,资金价格参考国际价格的区内离岸市场是发展未来方向。
裴奕根则表示,期望尽量放开跨境融资,方向更加市场化,比如如何发行债券,拓展资金来源和用途等等。
他亦提到,目前为止市场还是隔裂状态。“区内企业包括扩区之后的陆家嘴,经营是全国性,但能找到业务交集的还是在区内,希望寻求突破,能提供全国性服务,享受资本开放的一些市场化政策。”
近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敲定了“双主任”领导架构,正积极为扩区后的建设做准备。据了解,2015年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创新改革将推出“新51条”,内容包括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以及完善金融监管。其中,FTA有望落地,自贸区合格个人境外投资试点(QDII2)亦有望施行,预计包括移民投资、房地产投资、境外证券投资和境外实业投资等。(转自人民网-财经频道)